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9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航天专题】2018年世界重大航天活动展望

[复制链接]

79

主题

93

帖子

421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2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1-19 08:59:2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简介2018年1月1日,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社对2018年即将开展的部分重大航天活动进行展望,涉及航天发射、载人航天飞行、火星探测、小行星探测、系外行星探索等诸多领域。
1美国SpaceX公司“猎鹰”重型运载火箭首飞
2018年,随着数十个太空任务陆续启动,全球各地的航天发射场将十分忙碌。SpaceX计划发射次数将超越2017年,发射更多的火箭。1月,将进行其“猎鹰重型”(Falcon Heavy)火箭的首次试飞。“猎鹰重型”火箭由三枚“猎鹰”-9的核心捆绑在一起。这三部火箭发动机在发射时可以产生227万千克的推力,相当于18架747飞机。据SpaceX公司称,与“猎鹰”重型火箭运载能力相近的“德尔塔4”重型火箭相比,“猎鹰”重型搭载的有效载荷可达后者的两倍以上,而成本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。2017年经过各种测试后,“猎鹰”重型火箭首飞终于准备就绪。
“猎鹰重型火箭

2美国有望重启载人航天飞行
美国上一次将宇航员发送上天是在2011年,此后,所有前往空间站的飞行任务都由俄罗斯执行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希望在波音和SpaceX的帮助下,利用商业载人飞船,再次实施载人航天发射。SpaceX计划2018年夏季使用“猎鹰”-9运载火箭发射“龙”载人飞船,而波音则希望在11月份之前用联合发射联盟(United Launch Alliance)的“宇宙神”-5(Atlas V)火箭发射其自行研制的“星际航班”(Starliner)飞船。

3印度再次开展月球探测
印度的“月球航行”-2(Chandrayaan 2)探测器计划于3月发射,该探测器包括轨道器、着陆器和巡视器,轨道器被释放后,着陆器和月球车将降落到月球表面,以研究月球土壤为主要目标。

4美国发射“洞察”号火星着陆器
2018年5月,NASA将推出其最新的火星着陆器——“洞察”号(InSight)探测器,并于11月抵达火星。着陆后,它将使用一系列先进仪器研究火星内部。科学家希望该着陆器的探测,能够为火星的形成和地质演化提供新认识。
“洞察”号探测器

5欧洲和日本合作开启水星之旅
欧洲航天局希望在2018年底之前发射贝皮•科伦布(BepiColombo)探测器,并于2025年抵达水星,开展为期七年的探测任务,飞行途中将发回大量内太阳系新图像。这一探测任务将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(JAXA)共同完成。

6美、日分别探测小行星
NASA和JAXA都将在2018年执行小行星任务。NASA的“起源、光谱释义、资源识别、安全、风化层探测器”(OSIRIS-REx,Origins, Spectral Interpretation, Resource Identification, Security, Regolith Explorer),将在2018年8月抵达小行星“贝努”(Bennu)。该探测器将在绕小行星飞行两年后尝试采集样本。这块491米宽的太空岩石属于一个被称为阿波罗型小行星的近地小行星群。科学家希望通过分析101955号小行星“贝努”,深入了解早期太阳系的性质。
起源、光谱释义、资源识别、安全、风化层探测器

JAXA于2014年12月发射的“隼鸟”-2(Hayabusa 2)探测器也正朝着小行星“龙宫”(Ryugu)前进,将于2018年6月到达,并将在2020年采样返回。

7美国航天器近距离飞越太阳
NASA计划于2018年夏季发射“帕克太阳探测器”(Parker Solar Probe)。该探测器与太阳表面的飞越距离比此前任何航天器都近,最近时仅有不到628万千米,并将在7年的时间内完成24次飞越任务。该探测器使用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太阳能屏蔽保护仪,用于研究太阳的电场和磁场,以及其独特的电磁现象。
帕克太阳探测器

8在新探测器的帮助下探索更多系外行星
2017年,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新的系外行星,包括几十颗可居住行星。其中包括7颗地球大小的行星,绕着距离太阳系40光年的超低温红矮星TRAPPIST-1。天文学家还在“开普勒-90”(Kepler-90)星系中发现了8颗行星,创下了新纪录。2018年3月,NASA最新“行星猎手”——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(TESS,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)将发射升空,可能会带来更多引人关注的发现。该探测器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观测20万颗恒星的光强变化,并搜寻系外行星。
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

(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孔紫琴  李薇濛)

如需转载请联系“星际智汇”公众号获取授权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

GMT+8, 2025-7-9 02:30 , Processed in 1.981495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 Template By 【未来科技】【 www.wekei.cn 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